哥特式建筑風格。哥特式(Goth)最早是文藝復興時期被用來區(qū)分中世紀時期(公元5-15世紀)的藝術風格,是歐洲影響最深最廣的四大藝術風潮之一,它的豪華和氣派非常人所能想象。門窗向上突出,高聳云天的細長尖塔、大窗戶及繪有圣經故事的花窗玻璃,這是哥特式建筑給人最直觀的印象。一起裝修網就來為你詳細介紹哥特式建筑的起源、哥特式建筑風格的特點。
哥特(Gothic),又譯為“歌德”,原指代哥特人,屬西歐日耳曼部族,最早是文藝復興時期被用來區(qū)分中世紀時期(5~15世紀)的藝術風格,它的源由是來自于曾于公元3~5世紀侵略意大利并瓦解羅馬帝國的德國哥特族人,在15世紀時,意大利人有了振興古羅馬文化的念頭因而掀起了燦爛的文藝復興運動,由于意大利人對于哥特族摧毀羅馬帝國的這段歷史情仇始終難以釋懷,因此為了與這段時期有所區(qū)分,他們便將中世紀時期的藝術風格稱呼為“gothic”,即“哥特”,意為“野蠻”。
盡管“哥特”這個詞多少有些負面的意味,但事實上,中世紀后期哥特形式的寓意并非是消極而負面的,反而具有流動狀態(tài)的特點,即哥特式并非一種固定的形態(tài),而是表現出一種狀態(tài),一種過程,是歷經中世紀漫長思想禁錮過程后人們開始對世界重拾思考的跡象,可能體現了一種“雖然真理永不可得,但仍舊要追求不息”的精神。
哥特式建筑風格特點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紀下半葉起源于法國,13~15世紀流行于歐洲的一種建筑風格,常被使用在歐洲主教座堂、修道院、教堂、城堡、宮殿、會堂以及部分私人住宅中,其基本構件是尖拱和肋架拱頂,整體風格為高聳削瘦,其基本單元是在一個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雙圓心骨架尖券,四邊和對角線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頂。
哥特式建筑以卓越的建筑技藝表現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強烈情感,對后世其他藝術有重大影響,其魅力來自于比例、光與色彩的美學體驗,即通過對光的形而上的沉思,通過對數與色的象征性理解,使靈魂擺脫俗世物質的羈絆,迎著神恩之光向著天國飛升。這種建筑雖曾于歐洲全境流行,不過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一度頗為被藐視。
十八世紀,英格蘭開始了一連串的哥特復興,蔓延至十九世紀的歐洲,并持續(xù)至二十世紀,主要影響教會與大學建筑,哥特式大教堂等無價建筑藝術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其也成了一門關于主教座堂和教堂的研究。
在中國境內知名的哥特式建筑包括北京的西什庫教堂、青島天主教堂、永寧天主教堂等等。
哥特式建筑的基本構件是尖拱(ogival,或稱尖拱券、尖券)和肋架拱頂(ribbed vault)。
哥特式建筑雖曾于歐洲全境流行,不過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一度頗為被藐視。
1137-1144年,圣鄧尼斯修道院院長絮熱(Suger,1081-1151)主持了圣鄧尼斯修道院教堂(Abbey Church of St. Denis)的重建。圣鄧尼斯修道院教堂始建于8世紀晚期,以早期基督教時期的一位圣徒圣鄧尼斯(St. Denis,約258年卒)命名。絮熱立志要把這座在法國人心目中具有紀念碑性質的教堂建成全法蘭西的精神中心,激發(fā)法國人的愛國主義情感。由絮熱主持重建起來的這座圣鄧尼斯教堂被公認為第一所哥特式教堂。
哥特式建筑是以法國為中心發(fā)展起來的。12世紀是法國哥特式的發(fā)生與發(fā)展的階段。13世紀,法國哥特式發(fā)展至純熟境地,夏特爾大教堂(Chartres Cathedral)展示了早期哥特式向盛期哥特式發(fā)展的不同風格階段。夏特爾大教堂之后,法國興起大教堂建設高潮,哥特式盛期到來。蘭斯大教堂(Reims Cathedral)、亞眠大教堂(Amiens Cathedral)和博韋大教堂(Beauvais Cathedral)等都是盛期哥特式的偉大作品。13世紀中葉以后,哥特式建筑愈發(fā)向輕盈和繁飾發(fā)展。先后出現了輻射式(Rayonnant)、火焰式(Flamboyant)等晚期哥特式建筑。法國哥特式也播及歐洲各地,并在各地形成不同的風格特征。在英國有盛飾式(Decorated style)、垂直式(Perpendicular)。典型的德國哥特式則綜合了法國盛期哥特式和英國垂直式,以密集小尖塔令人目瞪口呆。意大利的哥特式則更多保留有古典和拜占庭的傳統(tǒng)。
哥特式建筑風格外形特點:門窗向上突出,高聳云天的細長尖塔、大窗戶及繪有圣經故事的花窗玻璃,這是哥特式建筑給人最直觀的印象。其描繪的具體手法有:尖形拱門、尖塔高聳、、尖肋拱頂、飛扶壁、修長的束柱、大窗戶及花窗玻璃等。
哥特式建筑風格室內裝修特點:哥特式建筑風格內部裝修重在裝飾效果,其突出效果便是豪華大氣,木質門框,經典壁畫,白色的室內裝修,淡雅的皮質沙發(fā),柔軟的羊毛地毯,客廳與餐廳完美融合,既節(jié)省了空間,也極具時尚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