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杉(學名: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 W. C. Cheng):裸子植物杉科。落葉喬木,小枝對生,下垂。葉線形,交互對生,假二列成羽狀復葉狀,長1-1.7厘米,下面兩側有4-8條氣孔線。雌雄同株。球果下垂,近球形,微具4棱,長1.8-2.5厘米,有長柄;種鱗木質,盾形,每種鱗具5~9種子,種子扁平,周圍具窄翅。水杉屬在中生代白堊紀和新生代約有6~7種,過去認為早已絕滅,1941年中國植物學者在四川萬縣謀道溪(今稱磨刀溪)首次發(fā)現(xiàn)這一聞名中外古老珍稀孑遺樹種。據(jù)近年調查,四川萬縣、石柱縣、湖北利川和湖南龍山、桑植均發(fā)現(xiàn)300余年的巨樹。水杉適應性強,喜濕潤生長快,北京以南各地均有栽培。材質輕軟,可供建筑、板料、造紙等用;樹姿優(yōu)美,為庭園觀賞樹。
特點
水杉是喬木,高達35米,胸徑達2.5米;樹干基部常膨大;樹皮灰色、灰褐色或暗灰色,幼樹裂成薄片脫落,大樹裂成長條狀脫落,內(nèi)皮淡紫褐色;枝斜展,小枝下垂,幼樹樹冠尖塔形,老樹樹冠廣圓形,枝葉稀疏;一年生枝光滑無毛,幼時綠色,后漸變成淡褐色,二、三年生枝淡褐灰色或褐灰色;側生小枝排成羽狀,長4-15厘米,冬季凋落;主枝上的冬芽卵圓形或橢圓形,頂端鈍,長約4毫米,徑3毫米,芽鱗寬卵形,先端圓或鈍,長寬幾相等,約2-2.5毫米,邊緣薄而色淺,背面有縱脊。葉條形,長0.8-3.5(常1.3-2)厘米,寬1-2.5(常1.5-2)毫米,上面淡綠色,下面色較淡,沿中脈有兩條較邊帶稍寬的淡黃色氣孔帶,每帶有4-8條氣孔線,葉在側生小枝上列成二列,羽狀,冬季與枝一同脫落。球果下垂,近四棱狀球形或矩圓狀球形,成熟前綠色,熟時深褐色,長1.8-2.5厘米,徑1.6-2.5厘米,梗長2-4厘米,其上有交對生的條形葉; 種鱗木質,盾形,通常11-12對,交叉對生,鱗頂扁菱形,中央有一條橫槽,基部楔形,高7-9毫米,能育種鱗有5-9粒種子;種子扁平,倒卵形,間或圓形或矩圓形,周圍有翅,先端有凹缺,長約5毫米,徑4毫米;子葉2枚,條形,長1.1-1.3厘米,寬1.5-2毫米,兩面中脈微隆起,上面有氣孔線,下面無氣孔線;初生葉條形,交叉對生,長1-1.8厘米,下面有氣孔線?;ㄆ?月下旬,球果11月成熟。
習性
喜氣候溫暖濕潤,夏季涼爽,冬季有雪而不嚴寒,并且產(chǎn)地年平均溫度在13℃,極端最低溫-8℃,極端最高溫24℃左右,無霜期230天;年降水量1500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82%。土壤為酸性山地黃壤、紫色土或沖積土,pH值4.5~5.5。
多生于山谷或山麓附近地勢平緩、土層深厚、濕潤或稍有積水的地方,耐寒性強,耐水濕能力強,在輕鹽堿地可以生長為喜光性樹種,根系發(fā)達,生長的快慢常受土壤水分的支配,在長期積水排水不良的地方生長緩慢,樹干基部通常膨大和有縱棱。
喜光,不耐貧瘠和干旱,凈化空氣,生長緩慢,移栽容易成活。適應溫度為零下8度~24度。
栽培
水杉栽植季節(jié)從晚秋到初春均可,一般以冬末為好,切忌在土壤凍結的嚴寒時節(jié)和生長季節(jié)(夏季)栽植,否則成活率極低。苗木應隨起隨栽,避免過度失水。如經(jīng)長途運輸,到達目的地后,應將苗根浸入水中浸泡。大苗移栽必須帶土球,挖大穴,施足基肥,填入細土后踩實,栽后要澆透水。旺盛生長期要追肥,一般追1次,注意松土、鋤草。
以上是關于水杉的相關介紹,如果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水杉植物裝修的相關信息,請多多關注一起裝修網(wǎng),一起裝修網(wǎng)將給大家提供更全、更詳細、更新的資訊信息。